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并围绕提高全社会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数字化水平、推进传统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促进物流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等作出系列部署。
2月18日,《人民日报》二版刊发《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 智慧运输方案这样生成(经济新方位)》,报道中国物流所属中储智运通过智慧多式联运系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实践。
“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阻碍物流行业发展。为推动问题破解,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发布通知,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实际工作中,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如何为企业提供优质运输方案?
天津港新兴建材码头,一批来自内蒙古的锰硅合金正陆续装船,3到4天后运抵千里之外的南京港。
“由于下游客户需要,我们经常要从内蒙古硅锰主厂区运送产品至南京滨江物流中心交割库。”银河德睿公司负责人说,过去通过公路运输,虽快,但配送距离远,运输成本偏高。
通过智慧多式联运系统进行比较,中国物流旗下中储智运最大限度降低转场和装卸次数,为企业生成最优运输方案——从内蒙古乌兰察布出发,先经汽运至天津港,而后走水路抵达南京港,再以公路短驳完成“最后一公里”运输。
“公水联运,时间仅多了两天,成本却降低约25%。”中储智运总经理申岸锋说,不仅如此,借助物联网技术,平台实时监控运输全程,降低了货物损耗和运输风险。
不只是大宗货物,近年来,更多新能源汽车借助数字化物流扬帆出海。
过去一年,通过中储智运平台快速“走出去”的汽车整车运输量同比增长超10%。它们有的从江西赣州经西藏拉萨,来到尼泊尔热索瓦;有的从河南郑州整车工厂装箱后,搭乘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出境,在哈萨克斯坦换装后直奔欧洲。
“现代产业体系对多元化专业化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物流企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更好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申岸锋介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储智运已形成一张覆盖6万条公路运输线路、4300余条水运线路的公铁水智能“运力网”,服务生产制造、商贸等各类企业超5万家。
“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持续下降更多要依靠创新变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表示,要加快发展网络货运、数字化平台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和形成物流领域新动能,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一系列举措发力显效,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呈稳步下降态势。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2006年正式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提高全社会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数字化水平,促进大数据、5G等技术广泛应用,通过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等举措,助力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