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布千亿参数“流云”大模型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部 发布时间:2025-09-13

  9月12日,集团公司发布2780亿参数“流云”大模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君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中国电信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桂清,中国移动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晓云,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出席发布会并致辞。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鸿,党委副书记、董事钟吉昌,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虹、梁伟华、杜波、李向阳,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刘成出席发布会。


/uploads/news/2025/09/16/1757985356343064937.jpg


  刘敬桢表示,中国物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AI+物流”专项行动,积极开放园区视觉识别、仓储调度、网络货运等应用场景,加强产学研协同,研发“流云”大模型,牵头编制行业大模型相关标准。中国物流将继续坚持“开放共享、生态共建”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作用,与各方携手推进物流行业焕新发展。


  吴君杨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流云”大模型的发布,是中国物流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行动和生动实践。期待中国物流持续走稳走好现代物流第一方阵,创新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共享更多创新成果。


  何辉指出,我国物流科技厚积薄发,正在推动行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变革。中国物流开展“AI+物流”专项行动,研发“流云”大模型,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行业要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强化产学研协同,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创新发展。


  刘桂清指出,“流云”大模型是“国家队”践行“AI+”行动的典范,是双方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电信将坚定支持中国物流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升级,持续夯实技术底座,深化场景联合创新,共建开放共享生态。


  王晓云表示,中国移动愿与中国物流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技术高地、深耕应用场景、构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的落地应用与效能提升。


  吴晓如期待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推进物流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的“流云”大模型由集团公司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科大讯飞、华为公司共同研发,以“架构领先、场景贯通、自主可控”三大突破为核心,创新构建“1”套智算底座,AI中台与数据中台“2”平台,物流视觉、语言、语音、预测、多模态“5”个大模型的“1+2+5”架构,于7月2日通过了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并已上架国务院国资委“焕新社区”。


  “流云”大模型已在集团公司网络货运、仓储调度、物流供应链等九大领域成功应用,覆盖40余个细分场景,支持打造了智慧多式联运、园区视觉识别、智能仓储调度等高价值应用场景,并训练出行业知识、运营监管、招标投标、智能客服等多个智能体。同时,支持研发了卸车机器人、TIDV型轨道综合检测车等智能物流与交通装备。


  刘敬桢、徐鸿和与会嘉宾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正式发布“流云”大模型。


  杜波和参编单位代表共同发布集团公司牵头编制的《“慧聚智评” 物流行业大模型评测标准》。会议对集团公司运输、仓储、轨道装备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成果进行了分享。


/uploads/news/2025/09/16/1757985523627029404.jpg


发布会采取“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召开。集团高管、工会主席,总部部门负责人,在京直管公司主要领导参加发布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电子标准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铁集团、中国远洋海运、招商局集团、东方电气、中国建筑、中国中车、中国交建、中国电气装备、中国数联物流、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京东集团、顺丰科技、泸州老窖、北汽福田、浙商中拓等单位嘉宾参加发布会。